中国白酒的11种国家标准(GB/T)香型以基础工艺和风味特征为核心,涵盖原料、发酵、陈酿等环节。以下是各香型的工艺标准及核心要点:
1. 酱香型(GB/T 26760-2011)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红缨子糯高粱为主)。
发酵:高温大曲(65℃以上制曲),石窖固态发酵,遵循“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陈酿:基酒贮存3年以上,勾调后需陈放1年。
感官特征:
香气:酱香突出,带焦香、糊香。
口感:醇厚细腻,空杯留香持久。
2. 浓香型(GB/T 10781.1-2021)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为主,多粮复合发酵。
发酵:中偏高温大曲,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
工艺特点:强调“千年老窖万年糟”,发酵周期45-90天。
感官特征:
香气:窖香浓郁,带粮香、陈香。
口感:绵甜醇厚,尾净余长。
3. 清香型(GB/T 10781.2-2023)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地缸发酵。
发酵:低温大曲(制曲温度≤50℃),清蒸清烧,地缸隔离杂菌。
工艺特点:一清到底,无杂香。
感官特征:
香气:清香纯正,带青苹果香。
口感:甘冽爽净,回味甘甜。
4. 米香型(GB/T 10781.3-2006)
工艺标准:
原料:大米,小曲糖化发酵。
发酵:半固态发酵(固态培菌糖化+液态蒸馏),发酵周期7-30天。
感官特征:
香气:蜜香清雅,带玫瑰花香。
口感:柔绵爽净,落口爽冽。
5. 凤香型(GB/T 14867-2007)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新泥窖发酵。
发酵:中偏高温大曲,续糟老五甑工艺,发酵周期28-30天。
感官特征:
香气:醇香秀雅,带果香与窖香。
口感:甘润挺爽,诸味协调。
6. 兼香型(GB/T 23547-2009)
工艺标准:
分类:酱中带浓(白云边)、浓中带酱(口子窖)。
发酵:分型发酵(酱香与浓香工艺结合),基酒分型贮存后勾调。
感官特征:
香气:复合香气,层次分明。
口感:绵甜细腻,余味悠长。
7. 老白干香型(GB/T 20825-2007)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地缸发酵。
发酵:中温大曲,老五甑工艺,发酵周期15天。
感官特征:
香气:醇香清雅,无杂味。
口感:甘冽丰醇,回味悠长。
8. 豉香型(GB/T 16289-2018)
工艺标准:
原料:大米,肥猪肉浸泡。
发酵:小曲液态发酵,釜式蒸馏后经肥猪肉陈化处理。
感官特征:
香气:豉香独特,带油脂香。
口感:醇和甘润,余味爽净。
9. 芝麻香型(GB/T 20824-2007)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麸曲与高温曲结合。
发酵:高温堆积发酵,水泥池固态发酵,贮存3年以上。
感官特征:
香气:芝麻香突出,带焙烤香。
口感:醇厚细腻,后味爽净。
10. 特香型(GB/T 20823-2007)
工艺标准:
原料:整粒大米,红褚条石窖发酵。
发酵:大曲(面粉、麸皮制曲),混蒸混烧,发酵周期45天。
感官特征:
香气:酒香芬芳,带坚果香。
口感:诸味谐调,回味悠长。
11. 药香型(DB52/T 550-2013,地方标准)
工艺标准:
原料:高粱,大小曲并用,130余种中草药制曲。
发酵:小曲酒醅与大曲香醅串蒸。
感官特征:
香气:药香典雅,带陈香。
口感:醇和细腻,酸味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