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啤酒为何会成为一座城的标志?一文章带你了解青啤的前世今生

酒鬼暴论!三招撸空平台漏洞

如果你去青岛,你一定会听到两句话。

第一句叫做“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它概括了这座城的外在;

第二句叫做“青岛啤酒美,美在崂山水”,它概括了这座城的内在。

这两句话相辅相成,共同缔造了这座城市的魂。

作为一个“老酒鬼”,青岛啤酒老王再熟悉不过了,当老王还是小王的时候,就天天看着父亲喝,那时虽无法品尝,却也因每次泡沫的涌出而倍感清爽。

今天老王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百年企业,然后按照惯例附上选购攻略,以供大家参考~一瓶啤酒为何会成为一座城的标志?一文章带你了解青啤的前世今生

---1---

青啤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

  • 1903年-1916年

众所周知,青啤始于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企业之一(哈尔滨啤酒创立于1900年左右),它由英德啤酒有限公司创立,这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英德股份公司,那时酒厂的全名叫做日耳曼啤酒厂青岛啤酒有限公司(日耳曼啤酒厂),其主要服务于在中国生活的欧洲人。

  • 1916年-1945年

一战后,因青岛被日本接管,酒厂也就被出售给了日本人,当初接手酒厂的是大日本啤酒厂(大日本麦酒,后拆分为朝日啤酒厂和札幌啤酒厂),从这一时期开始,青啤的风格逐渐开始融入日本啤酒的风格(相对更淡爽)。

  • 1945年-1949年

日本投降后, 酒厂终于回归了国人,当初由徐氏家族接管,并由南京国民政府监督。

  • 1949年-1993年

直到1949年,酒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并逐渐完成了国有化,也是在这个阶段,青岛啤酒逐渐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1972年,青啤开始出口美国,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啤酒品牌,并一直保持着中国啤酒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 1993年至今

1993年,青啤与另外三家啤酒厂合并,最终更名为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并于当年10月,成为第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如今青啤早已行销全球,目前出口到超100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和认可。

---2---

青啤为什么会加大米?

我相信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作为一款优秀的拉格啤酒,为何要加入大米?且听老王慢慢道来。

正如前文所说,在酒厂成立之初(日耳曼酒厂),其生产的啤酒属于传统的欧式拉格,成酒更接近如今喜力的样子(原料仅水、麦芽、啤酒花、酵母),但英德仅运营了数十年,酒厂便转到日本人手中,而青啤的转变,恰恰就发生在此时。

所谓的大日本啤酒厂,正是朝日的前身,相信酒友们对朝日应该了解不少,他们的啤酒以“清爽”著称,而加入大米正是为了让啤酒在口感上更加清爽。

其实啤酒加大米这种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这也是美式拉格之所以称之为美式拉格的原因,因美国大麦品种出糖率低,所以当时的酒商们就加入大米、玉米等原料来增加糖化效率,同时这样做也降低了整体成本,并且成酒的口感更加清爽,于是这种更适合工业化的啤酒便就此问世了。

大日本酒厂当时无疑受到了美国的影响,日本明治时期,为了降低成本和税收,更因为适应日本人的口味,大日本酒厂便开始在啤酒中加入大米。其实日本也并非全是淡爽型的啤酒品牌,也会有麒麟这样坚持传统的另类。

因为大日本啤酒厂酿造风格的影响,在形成风格的关键时间段(接管青啤近30年),逐步确定了最终配方,而这个配方也逐步受到了广大市场的认可,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3---

青啤真的是日本企业吗?

在这里老王先说结论:不是!散播这种谣言的人老王觉得一定有目的。

记得有几年,网上曾经满是青啤的谣言,这些谣言无外乎“青啤是日本人的企业”、“买一瓶青岛啤酒就为日本增加XX元GMV”等等,老王今天就来给大家辟一辟谣。

老王在网上找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没找到这个谣言的来源,但是我想,谣言大概来自两个方面,首先青啤曾经有被日本人管理的历史,其次是青啤的股权问题。

关于日本人管理的历史老王已在前文提到,这里便不多赘述了。在这里老王主要聊一聊青啤的股份问题,自93年上市以来,青啤的股份变化过许多次,第一次来自1994年,当时朝日以每股5.6元的价格收购了20%的股权,成为青啤的第一大股东。老王认为这应该是谣言的最初来源。

但其实在这之后, 青啤还进行了几次股权变更,2004年新英博从朝日收购了10%,然后在2008年,青岛国资委牵头,青啤股份又收购了烟台啤酒的37%股权和朝日持有的烟台啤酒的2%股权,并邀请丰益国际收购了新英博持有的青啤10%的股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64961.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96折话费充值入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