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说青海十大名酒。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干燥,
本地传统作物以青稞为主,
在数百年演化过程中,
本省已经形成了青稞酒为主的白酒文化。
大致过程是最开始有青稞发酵酒,
然后是以藏药入小曲制成的小曲青稞酒,本地称之为酩馏酒;
再后来是明朝末年(约为1600—1644年间)有在青海经商的山西客商,
不远万里聘请了汾阳张姓大工前来青海酿酒。
从此汾酒的大曲清香工艺也就在青海生根发芽。
在后来的发展中,青海白酒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工艺特色:
用粮采取了青稞,制曲也用青稞,成为少有的酿酒制曲用粮是同一作物的白酒。
发酵环境没有地缸,采用了花岗岩石窖,以松木板铺底。
由于天气严寒,微生物不活跃,发酵不充分,从汾酒的清蒸清烧两次清变为清蒸清烧四次清。
这些工艺细节的变化也为青海青稞酒注入独特的风味:大方向是清香型白酒风格,但细节又有不同。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是青海白酒大本营,
其他酒厂也主要集中在河谷区域。
比较知名的有以下酒企:
1、天佑德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上市酒企、持有中华老字号称号,
2023年销售额为12亿元。
目前的青海酒业绝对龙头,
青稞酒龙头,青稞香型独立推动者;
另外天佑德也在尝试用青稞酒基酒过桶,
做成别致的青稞威士忌,
不过目前市场产品较少。
天佑德的国之德G6是目前酒厂运作非常好的一款产品,
个人认为是少有的能和汾酒青花系列pk的高端清香酒,
值得一试。
2、昆仑泉/西宁老窖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从源头上看,昆仑泉和天佑德是一个源头,
都是国营互助县酒厂.
1956年互助县酒厂迁至西宁,发现此处难以复制原来的青稞酒,
1969年3月,部分员工回到互助县重建地方国营互助酒厂,这就是后来的天佑德酒厂。
另一部分员工就此留在西宁,建立了西宁酒厂。
西宁酒厂改了浓香技术,酿出了当时盛行西北的西宁大曲、西宁二曲。
1999年西宁酒厂改制;2012年再次迁回互助县。
在西宁本地大街小巷的超市里,
昆仑泉牌青稞酒随处可见。
昆仑泉青稞酒有加小麦和不加小麦两种配方,应该是用曲不同。
口感都不错。
3、威远青稞酒/神仙不落地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该酒厂的特点是在酿造青稞酒的时候加入了其他粮食,
让青稞酒的风味更佳丰富。
4、酒海不干/醉府/威远金泉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该厂主打性价比,还有塑料袋包装的产品。
5、互助县青稞酩馏酒业有限公司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但应该还是大曲青稞酒,
不清楚有无保留传统的小曲青稞酒技术。
6、八坊青稞酒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在茫崖超市有看到,瓶装酒散酒都有,
普通口感。
7、安兆坊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8、青海互助鑫源酒厂
产自海东市互助县,
9、祁连山酒
产自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
少有的非互助县青稞酒企业。
10、宗拉酩馏酒
产自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
少有的非互助县青稞酒企业。
规模应该不大,
但是很会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传播,
在网上线索量不少。
除了以上酒企之外,还有天路青稞酒、天麦青稞酒、金塔青稞酒、湟中德森青稞酩馏酒等酒企。
但其实在酒海不干之后的青稞酒品牌应该差距不大,
都是规模较小的酒厂或者作坊,
大众知名度也较低,
钢丝兄列出来也是尽量让小酒企多一个露出机会吧。
企业经营真挺难的。
希望这些本地酒企都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不仅仅是为当地带来税收,
还解决了就业问题,
一个员工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家庭。
天佑德的朋友说过地方政府就盼着他们业绩好,
能拉动下当地经济,
就冲着这个,大家也得多喝几杯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50946.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