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名酒前身都是谁?每个都是一个品牌壮大的历史见证

酒鬼暴论!三招撸空平台漏洞

酒与历史息息相关。想要成为名酒,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名酒史上的“十七大名酒”,每一款都有其独特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些历史故事,都是一个品牌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

关于十七大名酒的前身,你知道多少?

十七大名酒前身都是谁?每个都是一个品牌壮大的历史见证

茅 台

作为当下白酒市场“老大哥”,茅台酒历史悠久,是茅台镇酒文化发展的象征,曾先后5次当选“国家级名酒”。

据考证,茅台最早的酿酒坊为明朝“大和烧房”,后因战乱生产中断。同治年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重建,并发展为“成义烧房”“荣和烧房”“恒兴烧房”,其生产出的酒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华茅”“王茅”和“赖茅”,茅台集团的华茅、王茅、赖茅也正是如今茅台酒的“祖宗”。

1951年后,政府将这三家烧坊改造合并组建“国营茅台酒厂”,在它们的工艺基础上生产出名噪一时的茅台酒。

五 粮 液

“浓香第一”五粮液,是川酒代表品牌之一,也是宜宾酒业集大成者。五粮液在“长发升”、“利永川”、“全恒昌”、“万利源”等的8个酒坊基础上发展而来。

五粮液延续了“利永川”的技艺,还传承了“长发升”的老窖池,取各家之精华,去其糟粕,时至今日,已然成为白酒界的模范品牌。

汾 酒

如今的山西杏花村酒厂,是在山西杏花村当地老酒坊“宝泉益”“崇盛永”“德厚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是1875年当地较大的制酒作坊,后相继并入更名为“义泉泳”。

民国时期,“义泉泳”酒坊生产的“高粱汾酒”获得巴拿马赛会第一名。山西都督阎锡山听闻其获奖后,大力促进其成立中国史上第一个股份制酿酒企业——晋裕汾酒有限公司。

洋 河

洋河大曲,原名白洋酒、洋酒高粱、羊禾酒,因产于江苏泗阳县洋河镇而得名。相传洋河大曲起源于隋唐,隆盛于明清,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初,洋河大曲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国四年(1915年),三义酒坊所酿之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赛会上获银牌奖,民国十八年(1929年),裕昌源酒坊的大曲酒在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二等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洋河有八家酒坊,年产白酒6040担,以洋河镇聚源涌、逢泰、南王人和及共他乡镇的树泉、润泉酒坊著称。

洋河大曲解放前因战争连年而生产凋蔽,奄奄一息。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拨出专款,在几家私营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营洋河酒厂。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被誉为“酒中泰斗”,足以见得其历史之悠久。其前身泸州曲酒厂诞生于南宋时期,在当时就已颇具名气,受到皇家贵族的青睐。

民国时期,战乱四起,泸州曲酒厂四分五裂,停止生产。直至1950年秋,泸州解放,酒业重新恢复发展,不到一年时间泸州曲酒酿造工业联合社成立营业,1955年,泸州曲酒厂成立。

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泸州曲酒厂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不仅在四川省遥遥领先,在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酒厂之一。

剑 南 春

四川绵竹素有“酒乡”之称,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取名称“剑南春”,与赵坡茶、绵竹年画并称为绵竹三绝。

剑南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唐朝。史料记载剑南春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剑南春也一直以“唐时宫廷酒 盛世剑南春”为传承宗旨。

剑南春的前身为绵竹大曲酒,创于1662年的清康熙初年,陕西三原县人朱煜,因见绵竹水好,便移居至此,办起了最早的曲酒作坊名“朱天益酢坊”。

古井贡

关于古井贡酒源头传说,可追溯到北魏时期的九酝春酒,曹操将家乡的美酒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自此,“九酝春酒”成为历代贡品。

古井贡酒虽名声在外,但也是为商标的注册颇费周折:1960年古井酒厂在申请注册商标时被告知“贡”字不可用,要改名“古井酒”,后经据理力争才同意使用,同年五月,古井贡酒被评为安徽名酒,并于全国第二届品酒会上被誉为中国八大酒第二名。

董 酒

清朝末年,贵州黔北董家寺一代开设酒坊,程氏家族经过无数次实验,发明草药制曲“程家窖酒”,在当地远近闻名,尤为畅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程家窖酒”正式改名“董酒”,一直生产到解放前夕。

在战火的摧残下,1957年,国营遵义酒精厂请程明坤出山,出配方,出工艺,恢复董酒生产,国营酒精厂后改名为国营董酒厂,扩大规模生产董酒。

从1963年开始,董酒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而名声远扬,成为国内董香型白酒龙头巨无霸企业。

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全兴烧坊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净而远近传闻,畅销各地。全兴老字号作坊正式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

新世纪初期,全兴大曲发展状况不佳,采取高端低端双线运营,全兴大曲的名号逐渐被水井坊取代。

西 凤 酒

西凤酒的发源地在陕西宝鸡凤翔县,这里是民间传说“凤凰”的产地,西风酒也由此得名。

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在此任职,平日非常爱饮酒,它词中“柳林酒,柳林湖,妇人手”中的柳林酒,就是当地所产酒质最佳之酒,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西凤酒的前身。

西凤酒是在当地7家酒坊的基础上合并创建,如“昌顺振酒坊、新民酒坊”等,早在清朝时期,西凤酒就曾作为国家代表酒参加南洋赛会,并获得二等奖,声名传于海外。

郎 酒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赤水河河道疏通,川盐入黔,赤水河畔二郎滩经济日渐繁荣,酿酒业随之得到发展。

1898年,四川省荣昌县人邓惠川携家人,聘请李炳山做帮手创办“絮志糟坊”(后改名惠川糟坊),在二郎滩用“凤曲法酒”、“回沙工艺”和茅台酒的工艺相结合,酿出了“回沙郎酒”。

1933年,四川古蔺的雷绍清集资,在古蔺县二郎镇创办“集义糟坊”,“回沙郎酒””改名“郎酒”,开始名传四方。解放前夕,惠川糟坊与集义糟坊相继解体散伙,直到1956年“国营郎酒厂”成立,郎酒恢复生产。

双沟大曲

相传早在五万年前,双沟镇附近猿人就已经开始酿酒,而双沟大曲的起源则能追溯到当时的“猿酒”。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太谷县人贺氏,在双沟镇办起糟坊,起名为“全德糟坊”。将山西酿酒方法与本地酿酒技术结合,酿出了上品美酒。同时期的“广盛”、“涌源”两家也非常有名。

1951年,“全德”、“涌源”、“广盛”等小酒坊合并,以产地为名,成立“双沟酒厂”,双沟就由此诞生。

黄鹤楼酒

清香白酒早年有着“南楼北汾”之说,这里的楼就是黄鹤楼酒,90年代以后,黄鹤楼酒发展后力不足,后被古井贡酒收购,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但黄鹤楼酒的历史却并不输其他名酒。唐代,武汉三镇的酒品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最为有名。

民国时期,汉口以“天成益”、“康成”、“宏顺祥”、“成大记”、“魁兴”,武昌以“白康”、“森茂”、“万顺”、“义顺”、“盛福源”、“永泰”、“积泰和”、“大丰”等糟坊著称,酿酒盛况一时无两。1952年,在老天成等几家糟坊的基础上建成武汉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生产汉汾酒,并在1962年在汉汾酒基础上投产特制汉汾酒,又于1984年更名为“特制黄鹤楼”。

沱牌曲酒

1911年,酿酒世家李吉安建“吉泰祥糟坊”,继承“谢酒”的的传统工艺,引龙澄、青龙二山交汇的沱泉水为酿造用水,酿制大曲酒,取名“沱牌曲酒”。

1951年,在吉泰祥糟坊的基础上,建立国营射洪县曲酒厂,又于1988年厂名更换为射洪沱牌曲酒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沱牌曲酒风光无限,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

90年代末期,托派因没走高端市场,逐步开始掉队,后推出高端白酒“舍得”,才成功掰回颓势。但如今的沱牌已不再是当年的“沱牌”。

武陵酒

武陵酒产自湖南省常德市,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摆“春台席”,置酒合饮的风俗。

清代,在常德民间,酿酒业已较为普遍。1952年,在旧糟坊基础上,创办常德市酒厂,按传统工艺,生产名为“德山大曲”的传统浓香酒品。70年代,常德酒厂向茅台学艺,酱香型白酒“武陵酒”诞生。

宝丰酒

宝丰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有酿酒之风,传说中的仪狄造酒就是在当今宝丰。

1948年,在民间作坊基础上,成立了“宝丰酒厂”,以“清字入手,净字收尾”的传统工艺,继续生产宝丰酒。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宝丰酒的巅峰时期。曾以十几元的售价,创造过年2.2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宋河粮液

宋河粮液产于河南省鹿邑县宋河镇,这里酿酒历史久远,在春秋时期就已是赫赫有名的“酒乡”。代之初,有山西酿酒师来此酿酒,至清代时鹿邑各乡镇均有酒品酿制,共有酒坊48家。

1968年,在20余家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成“国营鹿邑酒厂”。并在传统鹿邑大曲酒基础上,投产宋河粮液。1988年,厂名改为河南省宋河酒厂,并创下豫酒传奇。只可惜如今的宋河已跟不上其他名酒发展速度,成为“时代的眼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酒排名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paiming.com/40551.html 侵删xiaobing1945@163.com

酒价格数据来源酒商批发市场和微信群,价格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96折话费充值入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